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
本报记者 王美华文/图
近日,在北京市朝阳区一家超市内,春菜被码放得整整齐齐。
春天的美不仅能看到,还能品尝到。近期,各类时令春菜纷纷上市:香椿芽香气独特、鲜嫩可口;水芹清香脆嫩、鲜香味美;春笋清炒脆嫩爽口、回味甘甜……种类繁多的春菜让人们的餐桌上也充满了春意。
春暖花开,百菜争“鲜”,哪些春菜适合食用?如何吃出春意、养出健康?本报记者进行了采访。
春食一口鲜,错过等一年
365建站客服QQ:800083652步入北京市朝阳区一家超市,浓浓的春日气息扑面而来——在“春菜节·抢摘头茬鲜”的醒目标语下,一捆捆色泽翠绿、鲜嫩水灵的时蔬码放得整整齐齐,吸引消费者驻足挑选。
“春天就要吃时令菜。”正在挑选春菜的赵阿姨笑得眉眼弯弯,“春菜新鲜、口感又好,香椿芽拌豆腐、葛花炒鸡蛋、荠菜饺子,鲜得不得了,我们全家都爱吃。”
365建站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营养素养分会副秘书长、注册营养师吴佳介绍,春菜并不是指某一种蔬菜,而是泛指在春天里生长的各种新鲜蔬菜。中国地域辽阔,不同地区的春菜也各具特色。江南地区的人最喜爱八种春菜,包括马兰头、香椿头、荠菜头、枸杞头、苜蓿头、豌豆头、小蒜头和菊花脑,统称为“七头一脑”;北方地区的人更偏爱香椿、荠菜、榆钱、槐花、苦菜等。目前,常见的春菜有香椿、荠菜、马兰头、春笋、蚕豆、韭菜、芦笋、豌豆尖、菠菜、茼蒿、油菜、芹菜等,它们大多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营养价值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