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明医秦永亮 明中医 2022年12月06日 20:10
某,以“痛经4年”为主诉门诊就诊。4年来痛经,小腹寒,得暖缓解,经期、经量可,伴血块,小便正常,大便秘结,纳可眠差。易上火。平素怕冷,喜热食,进食凉食胃脘不适。现症见:痛经,小腹寒,大便秘结。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处方如下:小茴香12g、元胡15g、没药4g、川芎10g、当归12g、炮姜4g、肉桂4g、赤芍12g、蒲黄12g、生地15g、熟地15g、香附12g、艾叶12g、黄芩12g、玄参12g、首乌藤30g、合欢皮15g、夏枯草12g、甘草6g。 水煎剂,7剂,月经前7天服用。连续服用3-5个月经周期。服用7天,诸症大减。
痛经是指妇女正值经期或行经前后,出现周期性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甚则剧痛昏厥者,也叫“经行腹痛”。
365建站针对本病气滞、寒凝、血瘀的病机特点,通过临床实践,总结出痛经的主病主方:小茴香12g、元胡15g、没药4g、川芎10g、当归12g、炮姜4g、肉桂4g、赤芍12g、蒲黄12g、五灵脂12g、熟地12g、香附12g、艾叶12g、甘草6g。
大便秘结,加生地、玄参、麦冬。易上火,加黄芩。气血亏虚,加黄芪、人参。月经质稠,黄带,加黄连、丹皮、生地。腰酸痛,加桑寄生、杜仲。
关于痛经的主病主方,分享如下:
1、本方是少腹逐瘀汤、艾附四物汤合方。艾附四物汤是祝谌予先生治疗痛经的主方,屡用屡效,但是药味单薄。联想到很多患者诉说痛经时小腹寒凉、伴有血块、得暖缓解,考虑本病气滞、寒凝、血瘀同时存在,所以加入温经活血止痛的少腹逐瘀汤。合方后更加符合痛经的核心病机,更加有效。
2、当代七版《方剂学》教材提供的方歌为:“少腹逐瘀小茴香,玄胡没药芎归姜,官桂赤芍蒲黄脂,经暗腹痛快煎尝。”经暗、腹痛是本方眼目。
3、少腹逐瘀汤的妙处不限于此,可参考2022年04月23日本公众号发布的“重新认识少腹逐瘀汤”一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