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建站和SEO变得简单

让不懂建站的用户快速建站,让会建站的提高建站效率!

你的位置:养生时光廊 > 养生历程廊 >


历程回顾 柳絮为花粉过敏“背锅”? 北方过敏更严重? 北京协和医生释疑

发布日期:2025-04-17 00:38    点击次数:201


社交媒体上,有关花粉过敏的讨论仍然火热,继柏科花粉后,悬铃木、白蜡树木花粉和柳絮正在成为四月的主角。对于过敏患者而言,漫长的春季浪漫又残酷,尽管有媒体近期报道称,北京农科院秦岭教授团队研发的一种花粉固定剂能有效遏制柏树花粉飘散,并有望明年率先于北京六个城区使用;在市民多年呼吁替换数量庞大的圆柏后,今年北京园林部门也开始启动治理。但相较于寄托宏大的技术进步和渐进的政策改变,脆弱而敏感的过敏患者最有效的选择,仍是了解更多健康常识,加强个人防护。

近期,我们找到北京协和医院变态反应(过敏)教研室主任、主任医师支玉香,她是一位资深的过敏科医生,近年也尝试在网络上普及医学常识。支玉香介绍,受气候和环境影响,北方的季节性花粉过敏人群要远高于南方,而从更广阔的视域来看,过去四十年,全球的过敏性疾病呈现增长趋势。抗击过敏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尤其在一些患者使用过敏药逐年失效之后,提前注射过敏阻断针剂和积极参与脱敏治疗成为更有效的治疗方案。支玉香提醒,过敏所诱发的哮喘、心梗甚至死亡要远超大众认知,人类必须重视过敏,国内尤其需要普及专门学科和培养临床医生,做好长期与过敏共存的准备。

北京协和医院变态反应(过敏)教研室主任、主任医师支玉香。

南都对话:

圆柏具有高致敏性,受气候影响花粉浓度高花期长

南都:今年圆柏过敏的人好像格外多,从医院诊治来看是否如此?

支玉香:每到三四月份,北京协和就诊的过敏患者人数就会激增,科室一天要接诊400人左右,半数以上都是圆柏花粉过敏的患者。一些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花粉过敏人群的比例大概占总体人口的约20%,但从现有情况来看,因为圆柏的高致敏性,北京花粉过敏的患者可能要远高于20%,尤其在花粉浓度较高的局部地区,今年有近一半的人有过敏性鼻炎的表现。

南都:患者的症状是什么样的?

支玉香:眼睛痒、流鼻涕、打喷嚏,这是典型的圆柏花粉过敏。我遇到一位男性患者,30多岁,水泥封鼻,呼吸不畅,觉得自己快要窒息了,晚上睡觉都被喷嚏声惊醒。白天昏昏沉沉,工作难以聚精会神,开个会,鼻涕都会不自觉流下来。他的症状还算可控,更严重的过敏患者,会因为长期咳嗽引发哮喘。

南都:今年很多人反映是第一次圆柏过敏,为什么?

支玉香:我们反复强调,过敏绝不是免疫力低下的表现,而是免疫失衡,某些反应表现为亢进,是人体的免疫细胞,识别外来入侵的物质,而表现得异常活跃的反应。今年一些患者第一次圆柏过敏,甚至有的患者五十多岁了,今年突然过敏了。通俗来说,过敏需要孕育的时间,人体首次接触某种物质并不会过敏,但如果此前长期暴露在花粉环境中,体内就会产生大量IgE抗体,当花粉进入我们的气道、眼睛,遇到体内的IgE抗体时,就会激发过度反应。

过敏也与花粉的质量和体积有关。从气候条件来看,今年的圆柏花粉浓度偏高,一方面,去年我们经历了暖冬,今年春天来得更早,让圆柏的花粉期变得更长,花粉浓度变得更高;另一方面,北京今年春季降雨少,风大,气候干燥,花粉也更容易散播。

在北京天坛公园内,工作人员对柏树进行喷淋。据天坛公园工作人员介绍,为降低花粉浓度,公园已对主干道两侧、花粉浓度高的游览区和柏树区采取了不定时清水高压喷雾、喷洒冲洗等方式,促进花粉沉降,并对地面花粉进行清理。新华社发

北方春季过敏人数远高于南方,桃花樱花等观赏花不易致敏

南都:一旦花粉过敏,接下来就会终身过敏,是这样吗?

支玉香:当体内的抗体和花粉交过手,花粉再次来袭时,抗体就会跟花粉又“打起来”,它们不会那么快和解,所以我们要做好长期与过敏共存的准备。但随着年纪增长,过激的免疫反应相对下降,所以儿童及青壮年更容易致敏,年纪越大,速发过敏反应的概率会下降。

南都:除圆柏外还有哪些常见的花粉致敏原?

支玉香:每年三月至五月,圆柏、梧桐树、白蜡树、白桦树都会进入花粉期。这些树木花朵小,花粉轻,数量多,容易随风飘散,也被称为风媒花,易致敏;樱花、桃花等观赏花,被称为虫媒花,花粉黏稠,很难在空气中散播,反而不容易致敏。春季一般为树木花粉致敏,到了秋天,主要是杂草花粉致敏。北京的圆柏数量较多,花粉浓度很高,过敏患者就会很多,但如果往东北去,局部地区的桦树花粉浓度更高,桦树过敏的反应就会更强烈。再到内蒙、山西等植被丰富的北方地区,杂草、蒿草类就会成为夏秋季的主要过敏原。

南都:北京当前也迎来了柳絮,柳絮是一种致敏原吗?

支玉香:其实柳絮致敏并非花粉致敏。每年春季,杨柳稍早或与圆柏同时进入花粉期,柳絮是伴随杨柳果实的孕育而产生的丝状毛,随着果实开裂暴露出来迅速失水变得蓬松,风吹拂后就会飘落。它本身不具备致敏性,致敏的原因在于它粘附了其他树木花粉以及灰尘,成为了这些常见过敏原的“载体”,所以柳絮长期以来被贴上致敏的标签是“背锅”了。

南都:从网络中的讨论来看,北京或者说北方似乎花粉过敏更严重?

365站群VIP

支玉香:这是有一定道理的。花粉过敏不仅具有季节性,也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北方种植的一些树木,产生大量致敏花粉,所以春季花粉过敏人群要远比南方多。南方花粉过敏的人很少,因为气候条件,春季以观赏花为主,多为虫媒花,致敏性很弱,但南方的霉菌、尘螨、宠物毛发过敏较为突出,这些过敏原会导致常年过敏。

在北京天坛公园,柏树飘落大量花粉,游人掩鼻而行(3月20日摄)。新华社发

花粉过敏可提前注射阻断针剂,根治仍在脱敏治疗

南都:从医学的角度而言,如何应对花粉过敏?

支玉香:很多患者选择戴口罩和护目镜来避免和过敏原接触,特别是戴上N95口罩,能明显减少吸入的花粉量,减轻症状;还有的人会选择吃过敏药,使用喷剂、滴眼液,效果也不错。

南都:一些患者反映,今年用药失效了?

支玉香:过敏每一年的症状表现会有细微的差异,反应强度也不同,用药剂量也要相应发生变化。还有一些患者可能出现了抗药性,那么药效也会下降,可以选择调整药物种类,或者加大剂量,但要想真从根本上治疗过敏,只能选择脱敏治疗。

365建站客服QQ:800083652

南都:具体怎么实施脱敏治疗?

支玉香:脱敏治疗的原理,是通过渐进地给身体注射或口服过敏原,慢慢让人体对刺激产生耐受性。通俗来说,也就是让抗体和过敏原成为和谐共处的朋友。注射脱敏针或者口服脱敏制剂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根据过敏原的种类不同,一般一周打一到两针,持续注射,或者每日坚持口服脱敏试剂,要坚持三年左右。

南都:这是很辛苦的过程,也有很多人担心费用很高。

支玉香:目前在北京协和,如果仅针对圆柏脱敏治疗,一个月大概是两三百块钱,不算特别贵,很多患者跟我说,与过敏的痛苦比起来,坚持打针的苦不算什么。从临床效果来看,脱敏治疗的效果可以达到百分之八十以上,疗效很不错。

南都:也有患者说,如果身体对太多物质过敏,医生不建议脱敏治疗。

支玉香:脱敏治疗往往是很有针对性的治疗,如果人体对很多过敏原过敏,脱敏治疗比较麻烦,效果可能会差一点。目前北京协和针对环境中的过敏原基本可以实现对症脱敏治疗,九种过敏原的自研脱敏针剂可以外调给其他医院。但脱敏治疗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一些针对食物和植物的脱敏制剂仍在科研阶段,尚未进入临床,大量的过敏性疾病无法通过脱敏治疗来治愈。

南都:脱敏治疗之外,还有治疗过敏的方式吗?

支玉香:患者可以选择在过敏季到来之前注射针剂,防止过敏原和IgE抗体结合,阻断过敏反应。我们一般建议在过敏季来临之前10天注射,具体怎么打,如何打需要医生的专业指导。与脱敏对症治疗相比,这种治疗方式能应对更广泛的过敏原,但这种方法是一种对症治疗的方法,只能预防当季的过敏。另外,今年国内也上市了治疗花粉过敏的单抗类药物,如果多种治疗药物无效,也可以考虑注射这类药物进行对症治疗。

3月21日,在北京街头,一名游客戴着护目镜和口罩防范花粉。新华社发

过敏疾病在全球呈增长态势,国内亟须普及专门科室应对

南都:目前已知人类对多少物质过敏?

支玉香:每一年春天,很多人在关注圆柏过敏,也有很多患者来医院治疗,这其实让我们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其他过敏性疾病的患者。人类过敏原的种类是海量的,目前能检测出的过敏原仍然有限,北京协和能检测出的过敏原大约是两百种,仅食物就有五六十种,鸡蛋、小麦、牛奶、花生、大豆、海鲜、坚果等最主要的几类过敏原之外,生活中常用的护肤品、化妆品、染发剂,环境检测中的花粉、尘螨、霉菌、宠物毛皮屑,都会成为过敏原,数不胜数。

南都:人类过敏究竟与什么因素相关?

支玉香:过敏性疾病过去四十年间在全球呈现迅速增长的趋势,它和我们的遗传基因、生活方式、气候环境紧密相关。目前有一种流行的观点,认为近年人类过敏加剧,是因为新冠疫情后免疫功能遭遇破坏,但还未有足够的科学证据证明这一点。

尽管环境因素、生活方式仍然可控,但是遗传基因却无法改变,所以很多过敏体质的人群,天然更容易过敏。从医学的角度而言,选择自然生产、母乳喂养,多补充维生素D、接触大自然,都能让过敏体质的人群一定程度上预防或者降低过敏反应,但目前尚未有特别有效的预防效果。

南都:从医多年有没有遇到极为罕见的过敏患者?

站群论坛

支玉香:前段时间,一位深圳的患者千里迢迢来协和看病,他是临床上非常罕见的小麦依赖运动诱发的严重过敏反应。通俗来说,一些患者吃了小麦后最直接的过敏反应是肚子疼或者拉肚子、起疹子,但这类患者吃了小麦后没事,一旦进食六小时内运动了,周身就会疯狂长像荨麻疹一样的疹子,脑袋肿得像个实心球,呼吸困难,视物模糊,接下来就会突然意识丧失倒地不起。协和多年前就已经诊断了这样的罕见病例,所以我们对这类患者的诊治经验比较丰富。

还有一次,一位患者补牙的时候突然休克了,我们不清楚是对麻醉,还是对补牙的某种材质过敏,目前我们对很多过敏原尚无有效的检测剂,很多时候只能像福尔摩斯一样,一步步抽丝剥茧去寻找病因,一项一项去排除和试验,最后才发现他是对漱口水过敏。

还有一些患者,症状看起来很像过敏,比如颜面、四肢、咽喉等部位反复发生水肿,有时不用治疗,3-4天自然消肿,但有些患者可能因为咽喉水肿发生窒息,做了气管切开才得以活命,有一些患者因为胃肠道水肿,发生剧烈腹痛,误诊为阑尾炎做了手术!人们均以为自己过敏了,其实后来诊断才发现是遗传性血管水肿,这是一种基因突变导致的罕见病,我们科室已经诊治了700例这样的病人。人体非常复杂,致敏的原因千奇百怪,过敏往往并非单一因素而是复合因素导致的结果。更多时候,对于一些罕见病患者,医生很难找到过敏的原因和清晰的发病机制,治疗难度也很大,如果对过敏没有丰富的认识和经验,很可能误诊误判。

南都:过敏所引发的后果好像要远比大众认知中严重。

支玉香:曾经有一位从广州来的患者,做完饭出去遛弯,突然就不对了,身上要长疹子了,赶紧往回走,还没等进家门,就在楼道晕过去了,最后是邻居救了他。他是一个人生活,特别害怕,万一哪天过敏休克没人发现怎么办?过敏可真不是一个简单的疾病。现在一说过敏,都会提及体内嗜酸粒细胞高,但这只是一种现象,不是真正的病因,它可以引起很多症状,比如严重的哮喘,有时会危及呼吸道,侵及胃肠道,甚至入侵脏器导致类似冠心病甚至急性心梗,麻痹神经出现肢体麻木,还有的过敏导致窒息甚至几分钟就死亡了。

南都:但从全国范围来看,专业的过敏医生和专门的过敏科室仍然很少。

支玉香:全国目前设立专门变态反应科的医院仅有约100家左右,现状是缺少独立的科室,专业医生数量更少,也缺乏清晰的职称晋升渠道。变态反应(过敏)科是一个新兴的交叉学科,它最大的意义是查找过敏原,针对过敏原做脱敏治疗。如果说其他学科是对症治疗,那么变态反应科就是对因治疗,找到病因,解决源头问题。

过敏是一个全身的系统性的疾病,很多病人可能不仅是过敏性鼻炎,甚至发展成咳嗽和哮喘,到医院检查发现肺功能已经出现问题,还有的是过敏性结膜炎,鼻炎以及控制不及时发展成中耳炎,或者同时合并湿疹、荨麻疹等过敏性疾病。病人去医院要同时挂耳鼻喉科、皮肤科、呼吸科多个科室的号,辗转几个科室看病,但事实上,这些病都属于变态反应,找到病因,系统治疗,一个科室就能一站式解决。

目前,国内的专业学科还未真正普及,但病人却越来越多,所以我们真的非常需要建立高水平的专门学科,以及培养临床经验丰富的医生,只有在探索和研究中不断推动医学进步,才能帮助过敏患者尽早预防和治疗,甚至挽救他们的生命。

采写:南都记者蒋小天宋承翰发自北京



    热点资讯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