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建站和SEO变得简单

让不懂建站的用户快速建站,让会建站的提高建站效率!

你的位置:养生时光廊 > 养生历程廊 >


养生历史 《黄帝内经》:50条养生法则,建议收藏!

发布日期:2025-03-29 19:22    点击次数:85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我们的身体就像被不断鞭策的陀螺,很少有人能静下心来,去倾听身体发出的微弱求救信号。

其实,早在两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里,就藏着一套完整且极具智慧的养生密码。

今天,我就把这部古老经典里重要的50条养生法则整理出来,每一条都能让你少走十年弯路。

图片

01

人者,天地之镇也

人是天地的核心,但我们总把自己当永动机,熬夜加班、暴饮暴食,结果身体报警。

别跟自然规律较劲,你的身体才是最大的不动产。

02

生之本,本于阴阳

生命的根本就在于阴阳的平衡,白天耗阳(活动),晚上充电(睡眠)。

学会调节阴阳,让身体保持在一个平衡的状态。

03

人生有形,不离阴阳

人有血有肉,这都是实实在在的“形”,而这个“形”离不开阴阳的滋养。

就像植物离不开阳光和雨水一样,我们的身体也得在阴阳的调和下才能茁壮成长。

04

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

高明的医生,在病还没来的时候就给治了。这就像提前给房子装个防盗门,防止小偷进来。

养生不是老年人的专利,30岁不养生,40岁养医生。

05

夫精明五色者,气之华也

脸色是身体成绩单,眼睛明亮、脸色红润,这都是身体气血充盈的表现。

要是气血不足,那眼睛就没神,脸色也暗淡。

06

耳者,宗脉之所聚也

365建站客服QQ:800083652

耳朵通全身经络,常搓耳垂能提神。

很多老人耳背,其实就是肾气不足的表现。肾开窍于耳,耳背说明肾气开始衰退了。平时可以多按摩按摩耳朵,刺激一下这些经脉。

07

前阴者,宗筋之所聚;

太阴、阳明之所合也

前阴这个地方,是宗筋(主要是筋脉)汇聚的区域,也是太阴经和阳明经相合的地方。这说明前阴的健康和经络的通畅密切相关。

就拿男性来说,如果长期久坐,会影响前阴的气血循环,导致各种问题。

08

五脏者,皆禀气于胃;

胃者五脏之本也

五脏六腑都得靠胃来提供能量。胃就像是一个大厨房,给身体各个器官做饭吃。

要是胃出了问题,那五脏六腑都得挨饿,身体自然就垮了。

09

五脏皆有合,病久而不去者,

内舍于其合也

五脏和六腑是相互配合的。要是病老不好,那可能是病邪转移到了相合的腑。

就像一个工厂,机器(脏)出了问题,要是不及时修,那传送带(腑)也会跟着坏掉。

10

胃不和则卧不安

胃要是不舒服,那觉都睡不好。

胃是情绪的镜子,睡前别用食物 “填” 焦虑!晚上少吃、吃暖,给胃留点 “加班消化” 的空间。

图片

11

人饮食、劳倦即伤脾

吃太多或者太累都会伤脾。

脾就像是一个勤劳的工人,要是给它的任务太重,或者让它一直干活不休息,那它肯定得罢工。

12

形寒寒饮则伤肺

身体受寒,再加上喝冷饮,肺就遭殃了。肺就像是一个娇嫩的公主,受不得一点寒。

13

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

吃得太油腻会让人内热,吃太多甜的会让人胃胀。

肥甘厚味是身体的 “垃圾食品”,吃多了不是长肉,是长 “毒”!

14

用针之类,在于调气

针灸,主要是调节身体的气。气顺畅了,身体就舒服了。

气堵了就像手机没信号,重启身体的方式不是吃药,是疏通经络。

15

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

十二经脉就像是身体里的交通网络,连接着脏腑和四肢关节。

要是经脉堵了,那气血就流通不畅,身体就会出问题。

16

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

咳嗽可不一定是肺的问题。就像一个工厂出了问题,可能是机器(脏腑)哪个环节出错了。

朋友小林咳嗽老不好,后来检查发现是胃食管反流引起的,这就是其他脏腑的问题导致的咳嗽。

17

阳者天气也,主外;

阴者地气也主内,故阳道实阴道虚

阳气就像天上的太阳,主外;阴气像地上的水,主内。所以阳气一般比较充实,阴气相对虚空。

这就像是一个家,外面的阳光要充足,里面的空气要流通。

18

阴虚则内热,阳虚则外寒,

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

阴虚了,身体就像火炉,里面烧得慌;阳虚了,就像冰块,外面冷飕飕;阳盛了,外面热得像蒸笼;阴盛了,里面冷得像冰窖。

身体是台智能空调,阴阳失调就像乱按遥控器 —— 冷热全乱套!

19

悲哀愁忧则心动,

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

情绪不好,心脏先遭殃,接着五脏六腑都跟着受罪。

情绪是隐形的刀,扎心的时候五脏都在滴血,养身先养 “心”。

20

春夏先治其标,后治其本;

秋冬先治其本,后治其标

春夏的时候,治病要先解决表面的问题,再治根本;秋冬则相反。

养生也要看天吃饭,夏天灭火,冬天添柴,逆天而行迟早翻车。

图片

21

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

失血过多的人不能出太多汗,出了很多汗的人也不能再大量失血。

这就像是一个水缸,水少了不能往外倒,倒多了也不能再往里舀。

22

形不足者,温之以气;

精不足者,补之以味

身体虚弱的人,要通过补充阳气来调理;精气不足的人,要多吃有营养的东西。

就像给枯萎的花浇水施肥,让它重新焕发生机。

23

能毒者以厚药,不胜毒者以薄药

身体壮的人可以下猛药,体质弱的人要用温和方子。

别学别人乱吃补品!养生先辨体质,别人的蜜糖可能是你的砒霜。

24

阴之所生,本在五味;

阴之五宫,伤在五味

吃对五味(酸苦甘辛咸)能养五脏,吃错五味也能毁五脏!

现代打工人靠外卖续命,重盐重辣重糖,肝、肾、脾全遭殃。

25

病热少愈,食肉则复;

多食则遗,此其禁也

病刚好一点,就吃肉,容易复发;吃太多东西,肠胃负担重,也不利于恢复。

身体需要 “灾后重建”,别急着开 party。

26

道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中知人事,可以长久

懂得养生之道的人,懂季节、懂水土、懂人情世故,才能活得长!

这就像是一个全才,什么都懂,才能应对各种情况。

27

五气更立,各有所先,

非其位则邪,当其位则正

五气(风、寒、暑、湿、燥)交替出现,各有其主导的季节。要是不在其位,就是邪气;在其位,就是正气。

养生跟着节气走,季节乱了身体就乱!

365站群VIP

28

五液:心主汗,肝主泪,

肺主涕,肾主唾,脾主涎

五脏分别主管不同的液体。

心火旺的人容易出汗;肝火旺的人容易流泪;肺有问题的人容易流鼻涕;肾不好容易口干少津液;脾不好容易流口水,身体信号别忽视!

29

五恶:肝恶风,心恶热,

肺恶寒,肾恶燥,脾恶湿

五脏各有其厌恶的东西。肝脏怕风,心脏怕热,肺怕冷,肾怕干燥,脾怕湿。

建议肝不好戴围巾,脾虚戒冷饮,肾虚喝黑豆水,肺弱戴口罩,心火旺吃苦瓜 —— 哪儿弱护哪儿!

30

五味: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

甘入脾,咸入肾,淡入胃,是谓五味

五味分别对应不同的脏腑。酸味养肝,辛味养肺,苦味养心,甘味养脾,咸味养肾,淡味养胃。

图片

31

五劳:久视伤血,久卧伤气,

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

长时间做一件事会伤身。长时间看东西伤血,老躺着伤气,老坐着伤肉,老站着伤骨,老走路伤筋。

32

五主:心主脉,肺主皮,

肝主筋,脾主肌,肾主骨

五脏分别主管不同的组织。心脏管血脉,肺管皮肤,肝管筋,脾管肌肉,肾管骨头,各个部门各司其职。

33

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

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

365建站

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古代那些懂得养生之道的人,遵循阴阳规律,生活有规律,饮食有节制,起居有常,不过度劳累。

所以他们能身心俱佳,活到百岁。遵循自然法则的智者,才能长久。

34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

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

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

阴阳是天地万物的根本规律,是变化的源头,是生杀的主宰,是神明的居所。

治病一定要从阴阳这个根本入手。

35

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

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

是故阳因而上卫外者也

阳气就像是天上的太阳,要是失去了它的位置,人就会减寿。

所以天地的运行要靠太阳的光明,人体的阳气也应该向上向外,起到保护作用。

36

木得金而伐,火得水而灭,

土得木而达,金得火而缺,

水得土而绝,万物尽然不可胜竭

五行之间相互制约。木被金砍伐,火被水扑灭,土被木疏松,金被火熔化,水被土阻挡。

万物都是这样相互制约的,无穷无尽。

37

天寒无刺,天温无疑,月生无泻,

月满无补,月廓空无治,

是谓得时而调之

天气寒冷的时候不要针刺放血,天气温暖的时候针刺要谨慎,月亮初生的时候不要用泻法,月亮圆的时候不要用补法,月亮亏缺的时候不要治疗,这就是根据天时来调整治疗的方法。

38

凡治病,察其形气色泽脉之盛衰,

病之新故乃治之无后其时

治病的时候,要观察病人的形体、气息、面色、脉象的盛衰,以及病情的新旧,然后再进行治疗,不能错过时机,就像是打仗要先侦察敌情。

39

久视伤血,久卧伤气,

久坐伤肉,久立伤骨,

久行伤筋,是谓五劳所伤

长时间做一件事会伤身。长时间看东西伤血,老躺着伤气,老坐着伤肉,老站着伤骨,老走路伤筋。

40

风胜则动,热胜则肿,燥胜则干,

寒胜则浮,湿胜则濡泻

风邪过盛会让人颤抖,热邪过盛会让人肿胀,燥邪过盛会让人干燥,寒邪过盛会让人浮肿,湿邪过盛会让人腹泻。

图片

41

五脏不平,六腑闭塞之所生也,

头痛耳鸣九窍不利,肠胃之所生也

五脏功能失调,会导致六腑闭塞。头痛、耳鸣、九窍不利,都是肠胃出了问题引起的。

42

百病生于气也。

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

寒则气收,恐则气下,炅则气泄,

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

所有的病都和气有关。生气让气往上走,高兴让气缓和,悲伤让气消散,寒冷让气收缩,恐惧让气下沉,热让气外泄,惊吓让气混乱,劳累让气消耗,思考让气郁结。

43

病发而有余,

本而标之先治其本,后治其标病发而不足,

标而本之先治其标,后治其本

病发的时候,要是邪气有余,就先治根本,再治表面;要是正气不足,就先治表面,再治根本。

44

知逆与从,正行无问,知标本者,

万举万当,不知标本,是谓妄行

治病要抓根源,懂得逆治和从治,按照规矩来,了解标本的人,治疗总是很妥当;不了解标本的人,就是胡来。

45

五味入胃,各归所喜,

攻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

辛先入肺,咸先入肾,久而增气,物化之常也。

气增而久天之由也

五味进入胃里,会各自走向自己喜欢的脏腑。

酸的先入肝,苦的先入心,甘的先入脾,辛的先入肺,咸的先入肾。时间长了,就会增加相应的气,这是事物变化的常态。气增加了,时间长了就会有变化。

46

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

五畜为益,五菜为充。

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

有毒的药用来攻击病邪,五谷用来滋养,五果用来辅助,五畜用来补益,五菜用来充实。

味道和气味配合着吃,来补精益气。

47

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

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

心情悠闲,欲望少,心里安定不害怕,身体劳累但不疲惫,气息顺畅,每个人都能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都能实现自己的愿望。这就像是一个理想的社会,人人安居乐业。

48

虚邪贼风,避之有时,

恬淡虚无,真气从之,

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那些虚邪贼风,要适时躲避。心里保持恬淡虚无,真气就会跟着你,精神守住内心,病从哪里来呢?

这就像是给房子装个防护网,挡住了病邪。

49

风者,百病之始也,

清静则肉胰闭拒,虽有大风苛毒,

弗之能害,此因时之序也

风是百病的开始。要是内心清净,肉胰(肌肉)就会紧闭,拒绝病邪,即使有大的风毒,也不能伤害你。这就是顺应时间的秩序。

50

道之大者,拟于天地,配于四海,

汝不知道之谕,受以明为晦

养生之道很大,可以比拟天地,与四海相配。

你要是不懂这个道理,以为自己明白了,其实是很糊涂的。养生之道需要我们用一生去领悟。

图片

养生不是照搬古籍,而是听懂身体的话。真正的养生,从放下熬夜的手机、推开油腻的外卖、戒掉内耗的焦虑开始。

你对待身体的态度,藏着你未来十年的样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热点资讯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