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小华 江南小草 2023-12-10 20:59 发表于浙江
败酱:别名:黄花败酱、龙芽败酱、黄花龙芽。【来源】为败酱科败酱属植物败酱 Pαtriniα scαbiosαefoliα Fisch. ex Trev.和白花败酱 Pαtriniα villosα (Thunb.) Juss. 的全草。
【形态特征】(1) 败酱:多年生草本,高 60~120 cm。根状茎粗壮,横卧或斜生,须根较粗,有特殊臭气。茎直立,节间很长,上部光滑,下部有倒生粗毛。基生叶成丛,有长柄;叶片长卵形,先端尖,边缘有粗锯齿;茎生叶对生,有短柄或近无柄;叶片羽状全裂或深裂,裂片 3~11 枚,顶端裂片较大,椭圆披针形,两侧裂片披针形至条形,叶缘有粗大锯齿,两面均有粗毛。7~9 月开小黄花,聚伞圆锥花序伞房状,顶生及腋生,苞片条形,甚短。花萼极小,花冠 5 裂,冠管短,内侧生白色长毛;雄蕊 4,几与花冠等长、瘦果椭圆形,有 3 棱,无翅状小苞。
(2) 白花败酱 (苦斋):与上种主要区别是茎具倒生白色长毛;叶不裂成 3 裂;花白色;果实有翅状苞片。
【生境与分布】(1) 败酱:生于山坡、草地、林缘草地或半湿草地。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东、华中、华南及贵州、四川等地区。(2) 白花败酱:生于山坡林边、沟谷灌丛边及荒山湿地。分布于我国北部、东部及中南、西南各地。【药材性状】(1) 败酱:全体常折叠成束。根茎圆锥形,弯曲,长 5~15 cm,直径 2~5 mm,顶端粗 9 mm。表面有栓皮,易脱落,自棕色或暗棕色,节疏密不等,节上有芽痕及根痕;断面纤维性,中央具棕色“木心”。根长圆锥形或长圆柱形,长达 10 cm,直径 1~4 mm;表面有纵纹,断面黄白色。茎圆柱形,直径 2~8 mm;表面黄绿色,具纵棱及细纹理,有倒生粗毛。茎生叶多卷缩或破碎,两面疏被白毛,完整叶多羽状深裂或全裂,裂片 5~11,边缘有锯齿;茎上部叶较小,常 3 裂。有的枝端有花序或果序;小花黄色。瘦果长椭圆形,无膜质翅状苞片。气特异,味微苦。(2) 白花败酱:根茎短,长约至 10 cm,有的具细长的匍匐茎,断面无棕色“木心”;茎光滑,直径可达 1.1 cm;完整叶卵形或长椭圆形,不裂或基部具 1 对小裂片;花白色,苞片膜质,多具 2 条主脉。【道地与产区】以干燥、根长、叶多、完整、色绿、无杂质者为佳。败酱主产于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白花败酱主产于河南、四川、福建。
【采集加工】根茎春、秋季采挖,去掉茎叶洗净,晒干;全草于夏、秋采割,洗净,晒干。【化学成分】黄花龙芽根状茎及根含皂苷类成分:黄花败酱苷 A~C、齐墩果酸、2α-羟基齐墩果酸等;挥发油成分:败酱烯、异败酱烯、α-香柠檬烯等;还含生物碱、内酯、香豆素、黄酮类成分。白花败酱根及根状茎含黄酮类成分:木犀草素、槲皮素等;还含白花败酱苷、番木鳖苷、齐墩果酸、白花败酱醇、白花败酱醇苷等。【药理作用】
① 抗病原微生物作用:体外研究证明黄花败酱蒸馏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埃希菌、巴氏杆菌、沙门氏菌有一定的抑菌作用,而黄花败酱醇提取液的抑菌作用较弱。败酱草多糖在 Hela 细胞中对呼吸道合胞病毒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白花败酱提取物对鸡胚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
② 抗缺氧作用:白花败酱草提取物能显著延长常压耐缺氧条件下小鼠的存活时间;显著性延长断头小鼠的喘息时间;显著延长脑缺氧时间。
③ 抗肿瘤作用:黄花败酱根提取物及其甲醇洗脱物硅胶柱层析所得有效部分体内对小鼠肉瘤 (S₁₈₀) 有抑制作用;而根提取物的 30 % 甲醇洗脱物、60 % 甲醇洗脱物体外对艾氏癌腹水型瘤 (EAc) 无抑制作用。
④ 其他作用:黄花龙芽有促进肝细胞再生,改善肝功能作用。黄花龙芽根部的酊剂、醇浸膏和挥发油均有明显的镇静作用,对以失眠为主要症状的神经衰弱患者有良好的疗效。血液明胶法试验表明,黄花龙芽根所含皂苷有溶血作用。【性味归经】苦、辛,微寒。归大肠、肝经。【功能主治】清热利湿,解毒排脓,活血化瘀。适用于肠痈,痢疾,腹泻,肝炎,眼结膜炎,产后瘀血腹痛,疮疖痈肿。【用法用量】15~30 𝐠,鲜全草 60~120 𝐠。外用:适量,捣烂敷患处。【常用处方】
(1) 产后腰痛,乃气血流入腰腿,痛不可转者 :
败酱、当归各八分。芎䓖、芍药、桂心各六分。水二升,煮八合,分二服。忌葱。(《纲目》引《广济方》)。(2) 产后腹痛如锥刺者 :
败酱五两。水四升。煮二升,每服二合,日三服。《卫生易简方》。(3) 产后宿血内病 :
败酱二两,没药、乳香各三钱,当归、川芎各一钱,香附、续断 (俱酒洗) 各五钱。共为末,每早服二钱,白汤调服。(《本草汇言》引《产育宝庆集》)。(4) 无名肿毒 :
鲜败酱全草 30~60 𝐠,酒水各半煎服,渣捣烂敷患处。《闽东本草》。(5) 肋间神经痛 :
败酱草 60 𝐠。水煎服。《浙江药用植物志》。【附注】(1) 同属植物中作败酱草用的尚有:1) 狭叶败酱 Pαtriniα αn𝐠ustifoliα Hemsl. 主要特征为茎初具短柔毛,后渐光滑或仅具贴生柔毛两列,基部叶通常 3 裂或不裂,少有羽状分裂,顶端裂片卵状椭圆形,先端长尖,基部窄尖成柄,边缘具大锯齿;上部叶披针形,全缘,两端均窄尖。花黄色。果实有翅状苞片。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湖北等省。安徽以此作败酱。2)岩败酱 Pαtriniα rupestris(Pall.) Juss. 主要特征为茎通常丛生,叶羽状分裂。伞房花序,花黄色,果实具翅状小苞。黑龙江、吉林等地有以此种为败酱草。3)单药败酱 Pαtriniα monαndrα Clarke 云南个别地区以此为败酱草。(2) 中药“败酱草”的异物同名品甚多,除上述败酱科败酱属植物外,部分地区尚有以菊科植物苣荬菜 Sonchus brαchyotus DC. (北京、天津、陕西、辽宁、甘肃、内蒙古);大叶苣荬菜 Sonchus αsper Vill. (全国);苦荬菜 (苦苣菜) Sonchus olerαceus L. (陕西、新疆);苦 菜 Ixerisehinensis Nakai (东北);变色苦菜 Ixeris versicolor DC. (华北);苦碟子 (抱茎苦荬菜) Ixeris sonchifoliα (Bun𝐠e) Hance (辽宁);盘儿草 Ixeris denticulαtα (Houtt.) Stebb. (东北);山莴苣 Lαctucα indicα L. (四川) 等有混作败酱草用者,均应注意鉴别。
图片
感谢黑龙江大庆 张驰骋老师 提供图片 (败酱)
图片
感谢黑龙江大庆 张驰骋老师 提供图片 (败酱)
图片
感谢黑龙江大庆 张驰骋老师 提供图片 (败酱)
图片
2023-11-30 拍摄于杭州云栖小镇(白花败酱)图片
2023-11-30 拍摄于杭州云栖小镇(白花败酱)图片
2023-11-30 拍摄于杭州云栖小镇(白花败酱)图片
2023-11-30 拍摄于杭州云栖小镇(白花败酱)图片
2023-11-30 拍摄于杭州云栖小镇(白花败酱)图片
2023-11-30 拍摄于杭州云栖小镇(白花败酱)图片
2023-11-30 拍摄于杭州云栖小镇(白花败酱)图片
2023-11-30 拍摄于杭州云栖小镇(白花败酱)图片
2023-11-30 拍摄于杭州云栖小镇(白花败酱)图片
2022-5-1 拍摄于杭州灵山风景区(白花败酱)图片
2020-9-21 拍摄于杭州富阳(白花败酱)图片
2023-11-30 拍摄于杭州云栖小镇(白花败酱)图片
感谢黑龙江大庆 张驰骋老师 提供图片(岩败酱)
图片
感谢黑龙江大庆 张驰骋老师 提供图片(岩败酱)
图片
感谢黑龙江大庆 张驰骋老师 提供图片(岩败酱)图片
感谢黑龙江大庆 张驰骋老师 提供图片(岩败酱)
图片
感谢黑龙江大庆 张驰骋老师 提供图片(岩败酱)
下面部分摘录于《民间百草良方》败酱
败酱:别名:苦荬、苦斋、苦猪菜、黄花败酱、白花败酱、苦菜。
【性味】辛、苦、微寒。【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排脓,祛瘀止痛。用于治疗:阑尾炎、痢疾、肠炎、肝炎、眼结膜炎、产后瘀血腹痛、痈疽疔疮。【附方】
1. 流行性腮腺炎 :
鲜黄花败酱叶 30 克,生石膏 20 克,鸭蛋 1 个。
用法:先将前 2 味药捣烂,加鸭蛋清调匀,敷于肿痛处。24 小时后如未消肿,照方再敷 1 次。同时取败酱 60 克,水煎分 3 次服,每日 1 剂。2. 产后腹痛如锥刺 :
败酱 50 克。
用法:水煎,分 2 次,加红糖调服。3. 痈疽肿毒 :
鲜败酱 100 克。
用法:水煎分 3 次服,每日 1 剂,连服 3~5 天。4. 肝炎转氨酶高及絮浊试验阳性 :
365站群败酱全草 (连根及果枝) 50 克,茵陈 30 克,女贞子 30 克。
用法:水煎,分 3 次服,每日 1 剂,连服 5~7 剂。5. 细菌性痢疾 :
鲜败酱 30 克,鲜大飞扬草 30 克,鲜车前草 20 克。
用法:水煎,分 2 次服。每日 1 剂,连服 3~5 天。6. 淋巴管炎 :
鲜败酱 200 克。
用法:水煎,分 2 次服。每日 1 剂。7. 慢性或亚急性阑尾炎 :
败酱 30 克,苡米 30 克,红藤 30 克,制附子 6 克。
用法:水煎 50 分钟,分 2 次服。每日 1 剂。
图片
感谢黑龙江大庆 张驰骋老师 提供图片(败酱)
图片
2023-11-30 拍摄于杭州云栖小镇(白花败酱)
图片
2023-11-30 拍摄于杭州云栖小镇(白花败酱)图片
2023-11-30 拍摄于杭州云栖小镇(白花败酱)图片
2023-11-30 拍摄于杭州云栖小镇(白花败酱)
下面部分摘录于《中药处方一本全》败酱草
败酱草:别名:败酱。
【性味】性凉,味辛、苦。【功用】清热解毒,祛痰排脓。用于肠痈、肺痈、痢疾、产后瘀血腹痛、痈肿疔疮。
【用量】9~30 克。【验方】
① 流行性腮腺炎 :
败酱草鲜品加生石膏捣烂,再加鸡蛋清调匀,外敷患处。有并发症者加服败酱草煎剂,每次 10~15 克,每日 3~4 次。
365建站客服QQ:800083652② 急性阑尾炎 :
败酱草 60 克,蒲公英 30 克,薏苡仁 15 克,郁李仁 6 克,水煎,早晚分服。
③ 小儿腹泻 :
鲜败酱草洗净,捣续绿色汁液,贮瓶备用。1 周岁以下患儿每次服 2 毫升,1~2 岁每次服 3 毫升,每日 2 次,可加少许红糖。脱水重者应补液纠正。
④ 盆腔脓肿 :
败酱草 30 克,淡附子 3 克,薏苡仁 10 克,丹参 15 克,赤芍 15 克,桃仁 6 克,水煎服。
⑤ 淋病 :
败酱草 50 克,水煎,分 4 次服;另取 100 克,加 2000 毫升,煎液过滤,冲洗外阴。【附注】同属植物黄花败酱 Pαtriniα scαbiosαefoliα Fisch. ex Trev. 的全草同等入药。
图片
2023-11-30 拍摄于杭州云栖小镇(白花败酱)
图片
2023-11-30 拍摄于杭州云栖小镇(白花败酱)
图片
2023-11-30 拍摄于杭州云栖小镇(白花败酱)
图片
2023-11-30 拍摄于杭州云栖小镇(白花败酱)
图片
2023-11-30 拍摄于杭州云栖小镇(白花败酱)
图片
2023-11-30 拍摄于杭州云栖小镇(白花败酱)
图片
2023-11-30 拍摄于杭州云栖小镇(白花败酱)图片
2023-11-30 拍摄于杭州云栖小镇(白花败酱)图片
2023-11-30 拍摄于杭州云栖小镇(白花败酱)图片
2023-11-30 拍摄于杭州云栖小镇(白花败酱)图片
2023-11-30 拍摄于杭州云栖小镇(白花败酱)图片
2023-11-30 拍摄于杭州云栖小镇(白花败酱)图片
2023-11-30 拍摄于杭州云栖小镇(白花败酱)图片
2023-11-30 拍摄于杭州云栖小镇(白花败酱)图片
感谢黑龙江大庆 张驰骋老师 提供图片(败酱)
图片
感谢黑龙江大庆 张驰骋老师 提供图片(败酱)
下面部分摘录于《中药大辞典》败酱
败酱:异名:鹿肠、鹿首、马草、泽败、鹿酱、酸益、败酱草、苦菜、苦蘵、野苦菜、苦斋公、豆豉草、豆渣草、观音菜、白苦爹、苦苴、苦叶菜、萌菜、女郎花。
【基原】为败酱科败酱属植物黄花败酱和白花败酱的全草。【原植物】1. 黄花败酱 Pαtriniα scαbiosαefoliα Fisch. ex Trev. 又名:黄花龙芽、黄花草、野黄花。 多年生草本,高 70~130 cm。地下根茎细长,横卧或斜生,有特殊臭气。基生叶丛生,有长柄,花时叶枯落;茎生叶对生;柄长 1~2 cm,上部叶渐无柄;叶片 2~3 对羽状深裂,长 5~15 cm,中央裂片最大,椭圆形或卵形,两侧裂片窄椭圆形至线形,先端渐尖,叶缘有粗锯齿,两面疏被粗毛或无毛。聚伞状圆锥花序集成疏而大的伞房状花序,腋生或顶生;总花梗常仅相对两侧或仅一侧被粗毛,花序基部有线形总苞片 1 对,甚小;花直径约 3 mm;花萼短,萼齿 5,不明显;花冠黄色,上部 5 裂,冠筒短,内侧具白色长毛;雄蕊 4,与花冠近等长;子房 3 室,1 室发育。瘦果长椭圆形,长 3~4 mm;边缘稍扁,由背部向两侧延展成窄翅状。花期 7~9 月,果期 9~10 月。
生于山坡沟谷灌木丛边、林缘草地或半湿草地。分布于华北、东北、华东、华南及四川、贵州。2. 白花败酱 Pαtriniα. villosα (Thunb.) Juss. [Vαleriαnα villosα Thunb.] 又名:攀倒甑。 本种形态与黄花败酱相似,其特点是:茎枝被粗白毛,后毛渐脱落。茎生叶柄长 1~3 cm,叶片卵形、菱状卵形或窄椭圆形,长 4~11 cm,宽 2~5 cm,先端渐尖至窄长渐尖,基部楔形下延;亦有叶的基部具 1 对小裂片。聚伞圆锥花序,集成疏生大伞房状;总苞叶卵状披针形;花冠白色,直径约 5 mm;雄蕊 4,伸出;子房下位,花柱稍短于雄蕊。瘦果倒卵形,宿存苞片贴生,苞片近圆形,膜质,网脉明显。 生于海拔 500~800 m 的荒山草地、林缘灌木丛中。分布于华北、东北、华东、华南和西南等地。【采收加工】7~9 月采收全株,切段,晒干。【药材】败酱 Herbα Pαtriniαe 黄花败酱主产于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河北、山东、江西、河南、湖南及云南;白花败酱主产于河南、四川、福建、江西、湖南。【性状】黄花败酱:全体常折叠成束。根茎圆柱形,弯曲,长 5~15 cm,直径 2~5 mm,顶端粗达 9 mm;表面有栓皮,易脱落,紫棕色或暗棕色,节疏密不等,节上有芽痕及根痕;断面纤维性,中央具棕色“木心”。根长圆锥形或长圆柱形,长达 10 cm,直径 1~4 mm;表面有纵纹,断面黄白色。茎圆柱形,直径 2~8 mm;表面黄绿色或黄棕色,具纵棱及细纹理,有倒生粗毛。茎生叶多卷缩或破碎,两面疏被白毛,完整呈多羽状深裂或全裂,裂片 5~11,边缘有锯齿;茎上部叶较小,常 3 裂。有的枝端有花序或果序;小花黄色。瘦果长椭圆形,无膜质翅状苞片。气特异,味微苦。 白花败酱:根茎短,长约至 10 cm,有的具细长的匍匐茎,断面无棕色“木心”;茎光滑,直径可达 1.1 cm;完整叶卵形或长椭圆形,不裂或基部具 1 对小裂片;花白色;苞片膜质,多具 2 条主脉。
【成分】黄花败酱根、根茎含败酱皂苷,败酱皂苷 A₁、B₁、C₁、D₁、E、F、G、H、J、K、L;根含黄花败酱皂苷 A、B、C、D、E、F、G,齐墩果酸-3-O-α-L-吡喃阿拉伯糖苷,常春藤皂苷元-3-O-α-L-吡喃阿拉伯糖苷,常春藤皂苷元-2′-O-乙酰基-3-O-α-L-吡喃阿拉伯糖苷,常春藤皂苷元-3-O-α-L-吡喃阿拉伯糖基-28-O-β-D-吡喃葡萄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苷,常春藤皂苷元-(2′-O-乙酰基-3-O-α-L-吡喃阿拉伯糖基)-28-O-β-D-吡喃葡萄糖基 (1-→6)-β-D-吡喃葡萄糖苷,齐墩果酸-3-O-β-D-吡喃葡萄糖基 (1→3)-α-L-吡喃鼠李糖基 (1→2)-α-L-吡喃阿拉伯糖苷,齐墩果酸-3-O-β-D-吡喃葡萄糖基 (1→3)-α-L-吡喃鼠李糖基 (1→2)-α-L-吡喃阿拉伯糖基-28-O-β-D-吡喃葡萄糖基 (1→6)-β-D-吡喃葡萄糖苷,齐墩果酸-3-O-α-L-吡喃鼠李糖基 (1→2)-α-L-吡喃阿拉伯糖苷,常春藤皂苷元-3-O-α-L-吡喃鼠李糖基 (1→2)-α-L-吡喃阿拉伯糖苷,齐墩果酸,常春藤皂苷元,β-谷甾醇-β-D-吡喃葡萄糖苷,菜油甾醇-D-葡萄糖苷,东莨菪素,马栗树皮素,还含挥发油 (约 8 %);种子含硫酸败酱皂苷 I、Ⅱ,熊果酸-3-O-α-L-吡喃鼠李糖基 (1→2)-α-L-吡喃阿拉伯糖即敗酱糖苷 A-I,齐墩果酸-3-O-α-L-吡喃鼠李糖基 (1→2)-α-L-吡喃阿拉伯糖苷,熊果酸-3-O-β-D-吡喃葡萄糖基 (1→3)-α-L-吡喃阿拉伯糖苷,齐墩果酸-3-O-β-D-吡喃葡萄糖基 (1→3)-α-L-吡喃阿拉伯糖苷,熊果酸-3-O-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基(1→3)〕-α-L-吡喃阿拉伯苷即败酱糖苷 B-I,及齐墩果酸-3-O-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基(1→3)〕-α-L-吡喃阿拉伯糖苷即败酱糖苷 B-Ⅱ。白花败酱根、根茎含白花败酱苷,马钱子苷,莫罗忍冬苷;全草含白花败酱醇,白花败酱醇苷,齐墩果酸,棕榈酸,还含肌醇。
【药理】
1. 镇静作用:黄花败酱的根和根茎乙醇或甲醇浸出物 30 𝐠 (生药)/k𝐠 或其挥发油 (黄花龙芽精)以 0.2 𝐠/k𝐠 口服,可使小鼠活动减少,呈安静状态,并显著延长戊巴比妥钠或环己巴比妥钠的睡眠时间,甲醇提取物可致血清氨基转移酶升高和肝组织病理改变。黄花龙芽精 0.133 𝐠/k𝐠 口服,可使戊巴比妥钠阈下剂量的小鼠翻正反射消失,说明镇静作用为直接的中枢作用。皂苷和除去挥发油的浸膏在小鼠试验中没有镇静作用,也不能增强黄花龙芽精的镇静作用。黄花败酱中含有的少量挥发油黄花龙芽精是其镇静作用的主要有效部分。2. 抗菌、抗病毒作用:黄花败酱和白花败酱各自的口服液、煎剂、冲剂 (均为 10 %) 进行体外抑菌试验,发现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较强,黄花败酱冲剂、口服液的最小抑菌浓度 (MIC) 均为 0.0313 𝐠/ml,煎剂的效价(该浓度时,细菌不能生长)为 1:64;白花败酱冲剂 MIC 为 0.0713 𝐠/ml,煎剂的效价为 1 :64。对志贺痢疾杆菌、伤寒杆菌、白色葡萄球菌等病菌,上述药物抑制作用较弱。以组织培养技术测定,发现败酱草水或醇提取液 (均含生药 10 m𝐠/k𝐠) 对 I 型单纯疱疹病毒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白花败酱全草的水煎液在鸡胚内对流感病毒的抑制作用不明显。3. 保肝利胆作用:黄花败酱具有促进肝细胞再生、防止肝细胞变性的作用,并可抗肝炎病毒,使肝细胞炎症消失,使毛细胆管疏通,使肝脏功能得以改善。黄花败酱根之煎剂能促进胆汁分泌,分离出的皂苷能提高血清氨基转移酶的活性。4. 对血液系统作用:黄花败酱能明显对抗环磷酰胺所致的白细胞数降低,对核细胞的测定表明,可刺激骨髓造血功能,其升高白细胞作用与维生素 B₄、鲨肝醇相近。
5. 其他: 100 % 败酱液加入 10 m𝐠 内毒素,可降低其活性,减毒倍数为 8.7。【毒性】黄花败酱醇浸膏 30 𝐠/k𝐠 灌服,对小鼠有轻度呼吸抑制和轻度致泻作用。黄花龙芽精 200 m𝐠/k𝐠 口服,未观察到呼吸抑制等副作用,但与对照组比较有多尿现象。黄花败酱根的甲醇提取物可使小鼠血清氨基转移酶升高,并有组织病理改变。【炮制】1. 败酱: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抢水洗净,稍润,切段,干燥。2. 败酱炭:取净败酱,置锅内,用中火炒至黑色,喷淋少许清水,灭尽火星,取出,凉透。【饮片性状】败酱参见“药材”项。败酱炭形如败酱,黑色。【药性】苦、辛,微寒。归肺、大肠、肝经。1.《本经》:味苦,平。2.《别录》:咸,微寒,无毒。3.《药性论》:味辛、苦,微寒。4.《汤液本草》:入足少阴经,手厥阴经。5.《纲目》:微苦带甜。手足阳明、厥阴药也。【功用主治】清热解毒,破瘀排脓。主治肠痈,肺痈,痢疾,带下,产后瘀滞腹痛,热毒痈肿。1.《本经》:主暴热火疮、赤气,疥瘙疽痔,马鞍热气。2.《别录》:除痈肿,浮肿,结热,风痹不足,产后疾痛。3.《药性论》:治毒风𤸷痹,主破多年凝血,能化脓为水及产后诸病。止腹痛,余 (《大观本草》作“除”) 疹,烦渇。
4.《日华子》:治赤眼障膜胬肉,聤耳,血气心腹痛,破癥结,产前后诸疾,催生落胞,血运,排脓,补瘘,鼻洪,吐血,赤白带下,疮痍疥癣,丹毒。5.《药性切用》:泻热解毒,破血排脓,为外科专药。【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 𝐠。外用:鲜品捣敷患处。
【宜忌】脾胃虚弱及孕妇慎服。《本草汇言》:久病胃虚脾弱,泄泻不食之证,一切虚寒下脱之疾,咸忌之。【选方】
1. 治肠痈之为病,其身甲错,腹皮急,按之濡,如肿胀,腹无积聚,身无热,脉数,此为肠内有痈脓 :
薏苡仁十分,附子二分,败酱五分。上三味,杵为末,取方寸匕,以水二升,煎减半,顿服,小便当下。(《金匮要略》薏苡附子败酱散)。2. 治吐血、衄血,因积热妄行者 :
败酱二两,黑山栀三钱,怀熟地五钱,灯心草一钱。水煎,徐徐服。(《本草汇言》引《硕虎斋医话》)。3. 治产后腹痛如锥刺者 :
败酱五两。水四升,煮二升,每服二合,日三服。《卫生易简方》。4. 治无名肿毒 :
鲜败酱全草 30~60 𝐠。酒水各半煎服;渣捣烂敷患处。《闽东本草》。5. 治赤白痢疾 :
鲜败酱草 60 𝐠,冰糖 15 𝐠。开水炖服。《闽东本草》。
6. 治蛇咬 :
败酱草 250 𝐠,煎汤炖服。另用败酱草杵细外敷。《闽东本草》。【临床报道】1. 治疗流行性感冒:以白花败酱制成的白花败酱冲剂,每次 1 包 (每包 17 𝐠,含生药 31 𝐠),每日 3 次,连服 2 天。另以白花败酱制成的白花败酱针剂,每次 1 支(每支 2 ml,含生药 8 𝐠),肌内注射,每日 2 次,连用 2 天。共观察 401 例,结果:有效率达 86.5 %,疗效明显优于吗啉双胍对照组。治疗过程中未见明显副作用。2. 治疗神经衰弱失眠症:用黄花败酱的根茎和根制成的黄花败酱片剂 (眠尔静),口服,每日 2~3 次,每次 2~4 片,每片相当于生药 1 𝐠。共治疗以失眠为主要症状的神经衰弱患者 284 例,结果:显效 95 例,有效 132 例,总有效率为 80 %。
3. 治疗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肺炎、急性阑尾炎、胆道感染和急性胰腺炎:用败酱全草制成每 1 ml 含生药 2 𝐠 的败酱草注射液,肌注每次 2~4 ml,每日 2~4 次,共治疗感染性患者 134 例(其中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 29 例,肺炎 47 例,急性阑尾炎 16 例,胆道感染 23 例和急性膀胱炎 19 例),结果:痊愈 80 例,好转 38 例,总有效率为 88.1 %。4. 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用白花败酱草煎剂,每日 1 剂。剂量:1~3 岁,15~20 𝐠;4~15 岁,20~40 𝐠;16 岁以上,40~60 𝐠。治疗 50 例,结果:服药 1 剂痊愈者 44 例;服药 2 剂痊愈者 4 例;服药 3 剂后,全部病例痊愈。
【各家论述】1.《纲目》:败酱,善排脓破血,故仲景治痈及古方妇人科皆用之。乃易得之物,而后人不知用,盖未遇识者耳。2.《本草正义》:(败酱) 能清热泄结,利水消肿,破瘀排脓。惟宜于实热之体。《本经》、《别录》、《药性论》、《日华子》诸书所载,无一非实热瘀滞之症,惟产后诸痛,当以瘀露作痛者为宜。而濒湖所引《别录》,竟作产后疾痛;《大明本草》又以产后诸病混言之,则流弊良多,不可不知所辨别者也。
图片
感谢黑龙江大庆 张驰骋老师 提供图片 (败酱)
图片
2020-9-21 拍摄于杭州富阳 (白花败酱)
图片
2020-9-21 拍摄于杭州富阳 (白花败酱)
图片
2023-11-30 拍摄于杭州云栖小镇(白花败酱)
图片
2023-11-30 拍摄于杭州云栖小镇(白花败酱)
图片
2023-11-30 拍摄于杭州云栖小镇(白花败酱)
图片
2023-11-30 拍摄于杭州云栖小镇(白花败酱)
图片
图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