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们,今天咱们必须来直面一个沉重又揪心的话题 —— 癌症。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过这样的时刻,听闻身边某个不抽烟不喝酒、生活看似健康的人,居然被癌症缠上,而另一些烟酒不离手的人,却依旧活得生龙活虎。这巨大的反差,总会让人忍不住在心底呐喊:“为什么偏偏是我?”
365建站图片
癌症,这个可怕的病魔,像一团浓重的阴霾,笼罩在人们心头。近些年来,我国癌症发病率持续增长,这一数据让每一个关注健康的人都深感忧虑。虽然到现在,癌症的病因还没有一个确切的定论,但有一点是肯定的,癌症绝不是毫无缘由就找上门的。
一、癌症的神秘面纱:人为什么会得癌症?
可能很多人都难以相信,其实癌细胞并非癌症患者的 “专属”,可以说,我们每个人身体里都有癌细胞,更准确地讲,是人人都有原癌基因。
我们身体里的细胞,就像一群勤劳的小工人,一直处于不断分裂和代谢的忙碌状态。这个过程就像一场复杂的生产流水线,虽说有一定的容错率,但偶尔也会出现 “小故障”。一旦细胞发生突变,就如同生产线生产出了残次品,有可能变异成癌细胞。
图片
可奇怪的是,既然人人都有这样的 “隐患”,为啥有的人就不会患癌呢?这就得提到我们身体里的免疫系统了,它就像一群忠诚的 “小警察”,时刻守护着我们的健康。当细胞发生变异,产生癌细胞时,免疫 “小警察” 会迅速出警,对这些异常分子进行拦截,阻止癌细胞发育,让它们无法在我们体内 “兴风作浪”。
不过,有些癌细胞就像狡猾的罪犯,特别 “不一般”。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黄波教授团队在 Science 子刊上发布的研究结论表明,某种特殊基因会赋予这些癌症干细胞强大的逃逸能力,让它们能巧妙地躲过免疫追击。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有些人即便生活习惯不太好,却暂时没有被癌症盯上,而有些人看似生活规律,却不幸中招,这其中很可能就是这种特殊的癌细胞在捣乱。
图片
二、远离肿瘤的密码:不容易长肿瘤的人,一般有 3 种 “特质”
癌症和肿瘤,这两个概念常常让人傻傻分不清楚。实际上,肿瘤的范围更广,从广义上来说,良性、交界性和恶性肿瘤都可以归为肿瘤的范畴,而癌症特指恶性肿瘤。如今,肿瘤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而且越来越年轻化,这一现象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我们都知道,患肿瘤的人大多与不良生活方式和环境因素脱不了干系,那么那些不容易长肿瘤的人,到底有什么共同之处呢?
1、体重正常的人:用健康体重筑起抗癌防线
你能想象吗?有些癌症竟然是 “胖” 出来的。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等机构曾开展过一项关于体重与患癌风险的研究。研究人员按照体重指数(BMI)划分标准,将参与者分成过瘦、健康、超重和肥胖四组进行对照研究。他们仔细统计了这些人在 20 岁、50 岁以及 55 岁之后不同年龄阶段的患癌差异,结果令人惊讶:与体重健康的人相比,超重的人在这三个阶段胃肠道癌风险分别上升了 17%、18% 和 17%;结直肠癌风险也分别上升了 23%、23% 和 21%。而肥胖组的数据更吓人,胃肠道癌症和结直肠癌发病风险直接分别升高 31%、50%、38% 和 25%、55% 和 39%。这一系列数据清晰地表明,任何时期出现超重或者肥胖,都会显著提高结直肠癌等胃肠道癌症的发病风险。
图片
那怎么才能知道自己有没有超重呢?很简单,按照公式计算:体重指数 BMI = 体重(千克)除以身高(米)的平方。按照我国对成年人的体重标准划分,BMI≥24 即为超重,≥28 就是肥胖。
为了维持健康体重,运动必不可少。现在的人大多久坐不动,每天不是坐在办公桌前,就是窝在沙发里玩手机,久而久之,腰变粗了,屁股也变大了。建议大家每周至少进行 5 次持续 30 分钟以上的中强度运动,比如慢跑、跳绳、游泳等。日常上班或者学习的时候,最好每隔 1 - 2 小时就起来活动一下,走两圈,让身体动起来,别一直处于静态。就像我邻居家的小张,以前体重超标,肚子上全是赘肉,后来他每天坚持慢跑,还控制饮食,一段时间后,体重恢复正常了,整个人也精神多了。
图片
2、能管住嘴的人:用健康饮食为健康护航
不健康的饮食习惯,是致癌的高危风险因素。国际医学期刊《自然通讯》曾发布过相关研究调查结果,明确指出至少有 11 种肿瘤与 “吃” 密切相关。在众多饮食与癌症风险的调查研究中,有 5 种不良饮食被反复提及,堪称致癌的 “帮凶”。
图片
油炸和烟熏制品:经过高温反复煎炸或熏制后,这些食物就像被施了 “黑魔法”,容易产生丙烯酰胺、多环芳烃、苯并芘等多种致癌物。每次路过街边的油炸小吃摊,那诱人的香气总是让人忍不住想买,但你知道吗,这些看似美味的食物,可能正在悄悄损害你的健康。
腌制品和各种加工肉类食品:像咸鱼、腊肉、咸菜、香肠等,这些食物在制作过程中可能含有亚硝酸盐。亚硝酸盐进入人体后,会产生强致癌物,对我们的身体造成极大的危害。很多家庭都喜欢自己腌制腊肉,过年过节的时候吃,可一定要注意适量食用。
图片
烫食、热饮:当食物温度超过 65℃以上,长期食用就如同在给消化道 “找麻烦”。过烫的食物容易引起消化道黏膜受损,增加食管癌、贲门癌、口腔癌的发病风险。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刚端上桌的热汤,迫不及待地喝一口,结果被烫得直伸舌头。从现在起,一定要等食物凉一凉再吃。
发霉变质的食物:这类食物简直就是黄曲霉毒素的 “温床”,黄曲霉毒素可是高危致癌物。长期食用发霉变质的食物,会大大增加肝癌、胃癌、肠癌等多种癌症的风险。我有个亲戚特别节俭,食物发霉了也舍不得扔,结果前段时间身体不舒服,去医院检查,发现肝脏出现了问题,医生说和他吃发霉食物有很大关系。
图片
大量饮酒:众多证据都在提醒我们,酒精是导致多种癌症的高危风险因素。酒精进入人体后,会在代谢过程中使体内组织纤维化,引发身体炎症,进而诱发各种炎症甚至癌症。我有个朋友特别爱喝酒,每天都要喝上几杯,前段时间体检,身体出现了一些小毛病,医生建议他戒酒。
专家提醒,想要预防癌症,在日常饮食中,我们可以多吃优质蛋白丰富的食物,像鸡蛋、牛奶、鱼肉等;增加果蔬的摄入量,让身体摄入足够的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烹饪时尽量选择少油少盐少糖的加工方式,减少致癌物的产生;同时,要满足多样化膳食需求,每天尽量保证多种食物摄入,做到均衡营养吸收。
图片
365建站客服QQ:8000836523、作息规律的人:用良好作息为健康 “充电”
睡眠,是保持身体健康的关键因素,而作息的节律对患癌风险也有着重要影响。今年《肝脏病学杂志》发布了一篇关于熬夜致癌的研究报告。研究人员通过对比保持正常昼夜节律和日夜颠倒的两组小鼠的癌变表现,发现与正常作息的小鼠相比,作息不规律的小鼠癌症风险更高,而且更容易出现癌细胞转移。
我们人类也是如此,遵循昼夜节律,该睡觉的时候好好休息,避免熬夜,能有效提高睡眠质量,降低相关癌症风险。现在很多人都喜欢熬夜,刷手机、追剧、打游戏,完全不顾及身体的生物钟。长期熬夜会打乱身体的正常代谢,影响免疫系统的功能,给癌细胞可乘之机。就像我身边的小李,以前经常熬夜加班,身体越来越差,后来他调整作息,每天早睡早起,精神状态明显好了很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