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建站和SEO变得简单

让不懂建站的用户快速建站,让会建站的提高建站效率!

你的位置:养生时光廊 > 现代养生展 >


时光长廊 血府逐瘀汤治验三则

发布日期:2025-03-29 19:49    点击次数:109


血府逐瘀汤出自王清任《医林改错》,由桃仁、红花、当归、赤芍、川芎、柴胡、枳壳、桔梗、生地黄、甘草、牛膝组成,具有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等功效。笔者在临床上跟随基层老中医王宗豪学习抄方,亲眼见证王老运用该方加减治疗多种疾病,收到满意效果,现举验案三则如下,供同道参考。

黄褐斑案

王某,女,31岁,因“黄褐斑6个月余,间断右手麻木1个月”于2024年4月16日初诊。患者麻木均在夜间发作,活动后消失,记忆力减退,情绪差,胃脘胀闷,眠差,月经量少,经前乳房胀,少腹胀痛。舌质暗,苔腻,脉弦涩。

诊断:黄褐斑(寒凝气滞血瘀)。

治则:活血养血理气。

方用血府逐瘀汤加减:当归10g,生地黄12g,桃仁10g,红花9g,赤芍15g,炒枳壳15g,柴胡12g,川芎10g,桔梗6g,川牛膝15g,枳实25g,炒莱菔子15g。7剂,水煎服,日1剂。

4月23日二诊:黄褐斑好转,自感右手麻木较前好转,仍记忆力差,纳多胃胀痛,眠可,小便正常。舌质暗,苔腻,脉弦涩。守上方加延胡索15g、木瓜30g,继服二十余剂。

三诊时面颊斑已基本消失,继续服药。后随访患者痊愈。

不寐案

李某,女,49岁,因“失眠烦躁1年余”于2023年7月23日初诊。入睡困难,甚则彻夜不能入睡,曾用安眠药、养心安神药等中西药治疗,效果不明显,伴头晕、易怒、胸闷心悸、神疲,脸色发暗,大小便正常。舌暗紫,苔薄白,脉弦细数。

诊断:不寐(气机瘀滞,心脉瘀阻,心神失养。

治则:理气活血祛瘀。

方用血府逐瘀汤加味:桃仁10g,红花9g,当归15g,生地黄12g,川牛膝24g,枳壳15g,赤芍12g,柴胡15g,桔梗6g,川芎10g,炙甘草6g,百合30g,酸枣仁12g。服上方后,入睡转佳,继服十余剂后,每夜能睡6~7小时,伴随症状亦渐消失。随访6个月未见反复。

头痛案

刘某,女,55岁,因“以间断头痛、头晕,急躁易怒,心烦不寐”于2024年3月21日初诊。有高血压病史10年。曾查头颅CT均未见异常。平时间断服用降压药物,近5天头痛、头晕加剧,遂来诊。刻下:头痛、头晕,其痛如刺,心烦易怒,夜眠较差。舌质紫暗,舌尖红,苔薄白,脉弦细涩。测血压:150/100mmHg。

诊断:头痛(肝郁气滞,瘀血阻窍)。

治则:疏肝理气,活血化瘀。

站群论坛

方用血府逐瘀汤加减:生地黄25g,当归24g,桃仁12g,红花12g,川芎30g,白芍24g,柴胡15g,牛膝24g,天麻15g,钩藤30g,冬瓜皮30g,菊花15g,炙甘草12g。14剂,水煎服,日1剂。

365建站客服QQ:800083652

4月4日二诊:连服14剂后头痛、头晕明显减轻,心烦易怒减轻。舌质仍紫暗,苔薄白,脉弦细。测血压:140/90mHg。降压西药减量。守上方加减继服30剂,诸症消失。

按 以上医案虽然疾病诊断及临床表现不同,但基本病机均为脉络瘀滞,临证时抓住这一核心病机,采用异病同治的方法,再根据每种疾病的兼证随证加减。切中病机,标本兼治,虽非原方主证,却往往收到显著效果。总之,血府逐瘀汤临床应用广泛,其中桃仁、红花、川芎、赤芍活血化瘀,配合当归、生地黄养血活血,使瘀血去而又不伤血,柴胡、枳壳疏肝气,使气行则血行,牛膝破瘀通经,引血下行,桔梗入肺经,载药上行,甘草解毒,通百脉以调和诸药,全方共奏活血祛瘀、行气止痛之功。血府逐瘀汤以理气活血为主要功效,能使气血流行通畅无阻,气机升降功能恢复正常则百病不生,而活血化瘀药有时也可用于没有瘀血的疾病,而是利用其增强气血流行的作用,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故在临床上凡辨证为气滞血瘀、阻滞不通之证者,皆可选用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以扩大其应用范围。(刘洪峰 冯佳丽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总医院)

(注:文中所载药方和治疗方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来源:中国中医药网

365建站微信二维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热点资讯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