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的主病主方
原创 明医秦永亮 明中医 2022年11月13日 20:50
某,女,42岁,以“大便秘结15年”为主诉门诊就诊。长期大便秘结,5-8日一次,如羊屎状,坚硬难解,伴腹胀满,矢气后舒,因便秘焦躁不安。长期口服番泻叶治疗。月经正常。现症见:便秘,腹胀,焦虑不安。平素怕热,喜凉食,进食凉食无碍。舌质暗红,苔薄黄,脉细。 处方:生地15g、玄参15g、麦冬15g、全瓜蒌12g、生白术20g、莪术15g、莱菔子15g、紫苏子15g、决明子15g、生白芍15g、枳实15g、厚朴15g、槟榔15g、桃仁15g、苦杏仁15g。 服用七副药,诸症明显好转。续服十副巩固。
便秘属于常见病、多发病,疾病不大但痛苦不小。好多临床医生喜用番泻叶、大黄、果导片、乳果糖口服液、芦荟胶囊等治疗,但远期疗效不佳,停药后复发率极高。
站群论坛经过长期临床观察,教科书上一些常用方剂疗效并不好,再加上临床分型十分复杂,绝大多数病人包含阴虚、气郁、湿热、血瘀、食积等因素,单用一个方剂疗效甚微。
河南省中医院毛德西老师治疗便秘的经验方“白术通秘汤”疗效甚佳,原方为:瓜蒌子30g、生白术30g、莪术15g、炒莱菔子10g、紫苏子10g、决明子30g、甘草5g。
本人在其基础上加生白芍15g、桃仁12g、苦杏仁12g、火麻仁30g组成治疗便秘的主方。
生白术长于补气以复脾运,研究证实确有增强大肠传导功能的作用,其治疗便秘已为中医同道所共识;决明子清热润肠通便;瓜蒌仁润肠通便,现代研究有致泻作用;莱菔子消食除胀,《医林篡要》云:“莱菔子熟用,下气消痰,攻见积,疗后重。”炒苏子富含油脂,降气润燥滑肠;莪术消积止痛,现代研究,莪术中主要为挥发油类成分。
1978年,魏龙骧教授(北中医科)在《新医药学》发表论文《医话四则》,一则为“白术通便秘”。本文指出:“叶氏有言,脾宜升则健,胃主降则和。又云,太阴湿土得阳始运,阳明阳土得阴自安,以脾喜刚燥,胃喜柔润也,仲景急下存津,其治在胃,东垣大升阳气其治在脾。”便干结者,阴不足以濡之。然从事滋润,而脾不运化,脾亦不能为胃行其津液,终属治标。重用白术,运化脾阳,实为治本之图。故余治便秘,概以生白术为主,少则一、二两,重则四、五两,便干结者加生地以滋之,时或少佐升麻,乃升清降浊之意。若便难下而不干结,或希软者,其苔多呈黑灰而质滑,脉亦多细弱,则属阴结脾约,又当增加肉桂、附子、厚朴、干姜等温化之味,不必通便而便自爽。”
《伤寒论》上有“太阴为病, 其人续自便利,设当行大黄芍药者,宜减之,以其人胃气弱,易动故也,”说明白芍酸寒有通便作用。足阳明胃、手阳明大肠经均为多气多血经脉,是最容易气滞血瘀的,故而加用桃仁一为润肠,一为活血。苦杏仁肃降肺气,因肺与大肠相表里,肃降肺气以使大肠之气下行。全方共凑润肠通便之功。
365建站客服QQ:800083652
大便干硬难解,合用增液汤,必要时加大黄。腹胀,加枳实、厚朴、槟榔。痔疮、肛裂,合用槐角丸。经常便血,合用济生乌梅丸。肺气虚,合用升陷汤。
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使中国的革命、建设、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在当今社会,中医面临着太多的疾病,好多是古人没有实践过的,这就需要将中医的基本原理同当前的具体疾病相结合,发现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这样才能成为源头活水,这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而不是固步自封、画地为牢、思维僵化。在这一点上,祝谌予老师的经验值得重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