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癌古代多称为“悬痈”“胞转”,晋朝巢元方著《诸病源候论》中列有“胞转候”,书中记载:“胞转者,由是胞屈辟,小便不通,名为胞转。其病状:齐下急痛,小便不通是也。此病或由小便应下,便强忍之……内溲应出不得出,外内相壅塞,故令不通。此病至四五日,乃有致死者。”明代陈实功著《外科正宗》列有悬痈论,分别述及了“悬痈看法”“悬痈治法”“悬痈治验”及“悬痈主治方”等。书中载:“夫悬痈者,乃三阴亏损、湿热结聚而成……终为难愈。”
前列腺癌的形成多是缓慢、隐匿地夹杂在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等泌尿系统疾病之中,所以前列腺癌常常被误诊。在现代各种检查之下,确诊该疾病并非难事。前列腺癌确诊前后,中医必须根据不同的脉症审因,以确定标本缓急,这是提高治疗效果的关键。
病因病机
前列腺癌是在漫长时间里多脏腑气血津液失去正常生化运行过程中形成的。从中医理论分析,可以总结为以下三个方面。
肾气虚
男子40岁以后,“五八,肾气衰,发坠齿槁。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斑白。”(《素问·上古天真论》)肾气亏虚导致肾的温化、气化功能失常,排尿异常,同时也会造成前列腺体的改变,或致增生,或致肥大,日久积湿成毒。
脾气虚
脾气虚或脾阳虚,皆会影响脾之运化水湿及脾主统血的功能,从而导致湿气郁积、气血的正常运行,湿浊连及瘀血滞于下焦,同样也会影响前列腺体的正常功能。
肺气虚
肺气虚或肺阳虚直接影响了肺通调水道的正常功能,会使水道阻滞,下源阻塞,水湿不能通泻下焦,从而造成了尿液排出的异常,致前列腺受伤。
以上诸脏腑亏虚,造成湿浊内阻,郁久化热,热积日久成毒,湿毒与瘀血结合成瘤。由此可见,肾脾肺三脏虚损是前列腺癌形成的主要原因,为病之本,湿浊毒、血瘀结为病之标。
分期论治
前列腺癌病位虽在下焦,但从病之初就是多脏腑气血津液失常的病理表现,对脉证认真审因,制定出恰当的治疗原则,是提高治疗效果的前提。
365站群正气尚存、湿毒初发期
多出现在前列腺癌未确诊以前或是确诊后未经治疗。症见尿频,会阴处胀痛可连及小腹,周身无力,舌苔薄白,脉沉缓。此为正气未伤,湿毒内盛。治宜祛湿毒治标为主,佐以扶正。
正气已伤、湿毒内盛期
365建站客服QQ:800083652多出现在前列腺癌手术后,或未手术,或放化疗以后。症见气短,周身无力,体重下降,腰背膝酸痛,尿频尿急,排尿困难,或不欲饮食,或大便稀泻。舌质暗淡,苔厚腻色白,脉沉缓无力。此为正气伤,湿毒盛。治宜扶正补虚、祛湿毒,标本同治。
正气大伤、湿毒极盛期
多出现在手术后或放化疗以后,可见排尿困难,或点滴不净,或上下肢浮肿、腰背膝痛、气短无力,或不欲饮食,或胃脘胀痛,或泄泻。舌质淡白,苔或厚腻或舌光无苔,脉沉缓无力。
验案举隅
马某,男,59岁,2022年10月31日就诊。2021年12月20日,患者在某医院诊断为乙肝后肝硬化失代偿期,前列腺占位,随之转市肿瘤医院住院,出院诊断:乙肝后肝硬化、门脉高压、肺肿物、胃底静脉出血、前列腺恶性肿瘤(IV期),非手术适应证,做化疗20次(最后一次是2022年10月8日)。发现乙肝病毒十几年(大三阳),服用乙肝抗病毒药至今已3年。
刻下:气短,前胸乳房胀痛,腰膝痛,不欲饮食,胃脘胀,夜尿6~8次。舌苔薄腻色白,脉缓。
病机:肝肾两虚,湿毒内盛。
治则:补肝肾治本,祛湿毒治标,标本同治。
处方:当归20g,川芎12g,炒白芍15g,灵芝12g,太子参15g,菟丝子20g,炒山药30g,鳖甲(研末)30g,虎杖15g,半枝莲30g,香附15g,垂盆草20g,蜈蚣3条,夏枯草30g。7剂,水煎服,日1剂,日2次。
11月9日二诊:各症无明显变化,守上方继服21剂。炙黄芪20g、炒山药20g,开水泡茶饮,10剂。
12月7日三诊:气短有减轻,近几天双下肢痒,有轻微痛。守上方加僵蚕12g、蝉蜕12g。21剂,煎服法同上。
2023年2月8日四诊:因感染病毒后停止服药几天,双下肢痒痛已愈,周身无力,眩晕好转,足底麻木,夜尿5~6次。舌苔薄腻色白,脉缓无力。
处方:鳖甲(研末)30g,龟板(研末)30g,虎杖15g,半枝莲30g,蜈蚣3条,蚤休12g,夏枯草30g,垂盆草20g,菟丝子20g,当归15g,川芎15g,炒白芍15g,炒山药20g,太子参15g,丹参30g。30剂,煎服法同上。炙黄芪30g、菟丝子20g,开水泡茶饮,15剂。
3月8日五诊:气短、无力明显好转,仍耳鸣,腰痛,夜尿5~6次。守上方加浙贝母15g、补骨脂15g。30剂,煎服法同上。桑黄15g,开水泡茶饮,持续服用。
5月24日六诊:近十几天上胸部胀痛,后背痛,不欲饮食,胃胀,双腋下痛连及少腹,5月20日CT提示前列腺肿瘤较前无改变。
处方:太子参15g,炒白术20g,炒枳壳12g,生山药20g,瓜蒌30g,浙贝母15g,清半夏10g,茯苓15g,砂仁(后下)5g,莲子20g,鳖甲(研末)30g,虎杖15g,半枝莲30g,夏枯草30g。30剂,煎服法同上。
6月28日七诊:饮食正常,胃胀已大有好转,仍上胸部胀痛,连及两腋下。舌质淡白,脉沉缓无力。守上方去砂仁、清半夏,加蜈蚣3条、蚤休12g、地龙12g。21剂,煎服法同上。
7月26日八诊:胸痛、腋下痛明显减轻,夜尿2~3次。守上方去茯苓加当归15g、川芎15g、炒白芍15g。30剂,煎服法同上。
9月27日九诊:胸痛、腋下痛已无,近几天头痛,耳鸣重。守上方去莲子,加地龙12g。30剂,煎服法同上。
9月30日,患者因大吐血住院10天(因活动量大导致门静脉高压出血),血止出院。
10月25日十诊:出院后一直继服余药,现周身无力,头痛头晕,腰痛,夜尿2~3次。舌质淡白,苔薄白,脉沉迟缓无力。
处方:龟板(研末)30g,川芎12g,炒白芍15g,熟地黄40g,太子参15g,炒白术15g,茯苓15g,炙甘草12g,夏枯草30g,灵芝12g,炒山药20g,菟丝子20g,山萸肉20g,瓜蒌30g,川续断20g,桑寄生20g。30剂,煎服法同上。
2024年1月3日十一诊:近来各方面较好,只有轻微腰痛,头晕,饮食正常,夜尿2~3次。舌质淡白,苔薄白,脉沉缓无力。守上方加鳖甲30g,30剂,煎服法同上。
3月25日十二诊:近来各方面均好,夜尿2~3次,守上方30剂。
5月30日十三诊:各方面均好,夜尿2~3次,守上方30剂。
7月25日十四诊:各方面良好,大便正常,夜尿2~3次,守上方30剂,2日1剂。
11月5日十五诊:已无明显自觉症状,夜尿2~3次。舌质正常,苔薄白,脉沉缓。
按 本案患者首次诊断为乙肝后肝硬化、门脉高压、胃底静脉出血,同时又伴有前列腺恶性肿瘤,多病共患,已失去手术的可能,在多脏腑虚实兼夹的局面下,治疗难度极大。笔者将治疗大体分为两个阶段,九诊以前,从脉症审因来看,脏腑气血亏损的本证并不太严重,湿毒内阻的标证在病变初期也不严重,所以应用了四物汤配合灵芝、太子参、菟丝子等加减治本,以虎杖、半枝莲、蜈蚣、垂盆草、鳖甲祛湿毒软坚治标,标本同治。九诊时,患者因活动力量大导致门静脉高压大出血(住院10天血止出院),这时更造成了脏腑功能及气血的亏虚,出现了周身无力、头痛头晕、脉缓无力等症,所以改用了补肝肾益气血的八珍汤,加用炒山药、菟丝子、山萸肉、川断、桑寄生等治本为主,此法治疗至今,取得了各种症状基本消除、化验指标正常、肝脏病情稳定、带瘤生存2年的效果。桑黄开水泡茶饮已用了近1年,也起到了增强免疫功能、补气血的作用。(王玉生 山东省德州市中医院 刘相君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四医院)
(注:文中所载药方和治疗方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来源:中国中医药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