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建站和SEO变得简单

让不懂建站的用户快速建站,让会建站的提高建站效率!

你的位置:养生时光廊 > 现代养生展 >


现代发展 点“菌”成金的中国智慧

发布日期:2024-12-10 09:17    点击次数:182


本文转自:人民网

人民网记者 林盈

一斤银耳百担粮。银耳,是中国传统滋补上品,有“菌中之冠”之称的银耳在20世纪中旬仍是稀有的餐桌“奢侈品”。短短半个多世纪,银耳已成为百姓餐桌常客,这样的转变与福建宁德的小城古田密切相关。

日前,第一届银耳产业发展大会在宁德古田举行,在一场场座谈会和展销中,关于古田银耳的“传说”渐现出清晰的脉络。追溯古田由“银花”创造的“奇迹”,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条农业产业链的诞生,更是这背后造福人类的中国智慧。

以菌立县,库区“逆袭”

说古田是被银耳改变命运的县城,并不夸张。

山多地少,两建大型水电站,30年内移民6.3万人,古田,曾是福建最大的库区移民县。

365建站客服QQ:800083652

古田库区移民村今貌。柳明格摄

易地而居,在新垦的山野间,古田人白手起家,实现了财富的“逆袭”,连续20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居宁德市第一。“买房都能用现金”是许多外地人对古田富裕程度的印象。

古田人的“翻身”,靠的是银耳。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银耳价高难得,有专家研制出段木栽培技术,不少“嗅觉灵敏”的菇农便引进试种。古田也开始了人工栽培银耳的探索。比其他地区幸运的是,古田库区丰沛的水汽让食用菌生长如有天助。

从1977年的代料瓶栽技术突破开始,古田的银耳技术共经历三次变革。银耳产量从1976年不足1吨提高到了1982年的219吨,增长200多倍,产值翻了57倍。

365建站微信二维码

菇棚培育的银耳。人民网 李唯一摄

“当时银耳单价很高,技术突破是很轰动的,《人民日报》都作了报道。从全国写信来求学的人不计其数,最多的时候一天收了300袋,一年收了四五万封信,堆满两个房间。”“土专家”姚淑先被当地视为银耳栽培技术革新的关键人物,受聘为古田县食用菌研究所所长,更在1994年获得国际银耳栽培高产技术金奖。

365建站

姚淑先介绍,银耳的“育种”难度很大,即便在今天,其人工栽培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全国范围内尚只有古田建立起大规模产业基础。

数据显示,目前古田银耳产量占全国90%以上,甚至在几十年间拉动银耳价格,使之成为“平民食材”。

古田是国内开发品种最齐全的食用菌生产基地县。陈秀玉摄



    热点资讯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