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凯养生说·从头到脚说养生》书籍。
出版发行: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
八脉交会穴的歌诀中有这样两句话:“临泣胆经连带脉,阳维目锐外关逢”,提到了两个关键穴位:
足临泣,它是足少阳胆经的穴位,足少阳胆经作为人体侧面的轴,调畅人体前后的平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键的枢纽的地方,“枢”就是门轴,而它又联络人体横腰的这条带脉,人上边是胸廓、下边是骨盆,中间腰腹的位置只有一个脊柱联络着,而腹部都靠腹部的这些肌肉来维系腹部的正常结构,所以,这个区域如果出现问题,既影响到侧面足少阳胆经经脉的通畅,也会影响到整个腹壁的带脉,就是整个腹壁围腰一周这样一个结构的平衡,所以,足少阳胆经和带脉通过这个方式联络在一起。
图片
外关穴,它是手少阳三焦经的穴位,这个穴位在手腕的腕背侧横纹向上数2寸,尺桡骨中间的位置,和内关穴内外对应,外关穴是通过手少阳三焦经,而通于人体的阳维脉,维是维系的意思,阳是指人体的外侧或者表侧,如果阴维脉是维护人体的内在的脏腑功能,是物质的话,那么,阳维脉就是维系人体在外部的表层的防卫的能力,所以阳维为病的时候,就会出现一些寒热的病证,就是外感的病症,正因为这样,外关穴也经常用于治疗感冒、头痛、发热类疾病。
图片
365建站客服QQ:800083652
足少阳胆经走行的路线是从头走足的,它是在人体躯干的侧面、头的侧面走行,特别是在头的侧面的时候,绕行在头侧,覆盖了人体整个头侧颞侧的主要区域,而手少阳三焦经走行的时候是绕行外耳廓一周,它是从手走头、从下向上走,绕行在外耳廓的一周,而且熟悉经络循行的朋友会知道,手少阳和足少阳这两条经脉在人体面颊的侧部,居然有一支是完全吻合在一起的,比如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以取下颊至灼,就是在面颊侧面的这一支,两支相合在一起、重叠性非常的高。
图片
图片
足临泣和外关两个穴位搭配在一起,解决的是偏头痛的问题:
很多朋友都得过偏头痛或者甚至正在偏头痛的过程当中,那么,这种偏头痛可能有两种原因,前两天来了一位头疼的朋友,她是头一跳一跳的跳痛,血管紧张造成的一跳一跳的,叫做血管痉挛性的偏头痛,会在月经之前疼痛,月经之前,女性的身体往往是一种肝郁的状态,情绪变得不可理喻,比较容易发怒、比较容易生气,这个情况下肝气郁结,疏肝不找足厥阴不找肝经找胆经,足少阳胆经主管人体侧面的气机,疏肝的时候一定要找足少阳这条经脉。
所以,当人体出现肝郁状态的时候,这条经脉就出现了气机阻滞瘀滞的情况,于是就非常容易出现偏头痛,所以,很多女性月经过程当中出现的头痛,大多都是偏头痛,血管痉挛性的跳痛胀痛的情况,加上这位患者没注意防风受凉了,受凉之后,这次月经的时候疼痛特别的重,这就是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外感因素,寒主收引,血管就容易收缩,就会导致血管痉挛性头痛,这是血管痉挛性偏头痛常见的两个主要原因,结果让这位患者一次都赶上了,所以疼痛就加倍了。
那么,这时候应该选什么样的穴位呢?按照内关和公孙搭配组合的原因,如果能够明确知道是外感因素引起的,外关是通到阳维脉,阳维为病是苦寒热,也就是寒热的病、外感的病,归到外关穴去进行治疗,何况我们还会用外关穴专门去疏风清热,来治疗发热、咳嗽、头痛等外感病症,所以,如果明确的知道就是外感因素引起的,当然要刺激外关;如果明确的知道是因为生气引起的、因为肝郁引起的,那要疏利足少阳经脉,选择足少阳经脉上的足临泣来疏肝解郁。
图片
图片
为什么要选足上的这个穴位:
还记得《程凯养生说》视频曾讲过足踝、手腕对应着咽喉,脚和手都对应着头,因为手、脚它在头部的反射区是比较大的,在大脑皮层当中的投影区是比较大的,所以,刺激足部的穴位对大脑的刺激也是比较强的,相应的就可以解决头部的一些问题。
可是,我们经常遇到的情况是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或者两种原因可能都有,就像刚才那个朋友一样,她既受凉了又是处于经前肝郁的状况,当这两种情况同时出现的时候,用一个穴位就不够了,就要用两个穴位组合在一起,上边用外关来疏风解表、清热止痛,下边用足临泣来疏肝解郁、理气止痛,两穴搭配在一起,共同发挥作用。
图片
古人真的非常有智慧,同时也传递给我们一个信息,就是穴位和穴位不是随便搭配的,当你能够清楚的了解穴位的作用、穴性,同时对产生病证的原因也有清晰的辨证,特别是经络辨证的思想,准确辨证之后,再去选择穴位才会选的精准。
记住了,外感的症状是属表证,表证的刺激一定要轻浅,所以,在外关部位可以用刮痧板,轻轻的刮拭,微微出痧就可以,底下的足临泣穴就要用重刺激,因为理气解郁,是属于脏腑的问题、气机调畅的问题,要用泻法,要用掐的方法、要比较用力,这两个方法联合使用,来治疗偏头痛的问题。
图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